1.刘易斯威克斯海因(LewisWickesHine,—)

美国摄影师海因学习社会学后,在芝加哥和纽约授课,坚信城市较为贫困的地区需要获得教育和资讯。年,他使用相机作为社会报道摄影的一种教育工具。尽管他还是一位业余摄影师,但拍摄了刚刚抵达埃利斯岛的移民所面临的恶劣处境。

年,因为反感雇佣童工一天工作长达12小时这一现象,海因成为国家童工委员会(NationalChildLaborCommittee)的官方摄影师,带着照相机走遍美国。海因将自己的照相机视作与社会不公正进行抗争的重要武器。他的照片从正面取景,客观地再现了童工在工作场所(矿场、纺织厂、农场)劳作的场景,匿名发表在媒体上。

年,他的作品最终促成了限制使用童工的法律颁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因接受美国红十字会委托,遍游欧洲,包括被战争摧毁的巴尔干半岛地区。回到纽约后,他开始拍摄帝国大厦的施工建设,帝国大厦是赞美技术和体力劳动的一个审美象征。这种理想化的现代都市生活构成了他的摄影书《工作中的人们》(MenatWork,)的基本主题。年,海因成为公共事业振兴署(WorksProgressAdministration)的官方摄影师,但他此时接受的委托任务已经越来越少。他逐渐被遗忘,在贫困中去世。年,贝伦尼斯阿博特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海因作品回顾展。

刘易斯威克斯海因,《蒸汽管安装工》,年

2.哈苏(Hasselblad)

哈苏是一家瑞典摄影器材制造商,其最著名的产品是一款中画幅相机,最初是维克托哈苏布拉德(VictorHasselblad)应瑞典政府要求而开发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供空军使用。年,该机型面向公众销售,但主要为专业人员使用。这款相机采用模块化结构,所有的部件——镜头、暗盒、取景器——均可以进行互换。年起,这款相机被用于NASA载人飞行:在年阿波罗11号履行登月使命期间,就是使用哈苏相机拍摄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批照片。

3.人文摄影(Humanistphotography)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兴起的一场摄影运动,主要以巴黎摄影师为代表,包括罗伯特杜瓦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爱德华布巴和维利罗尼。他们的人文主义理念是,聚焦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战后重建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影像记录与法国,尤其是与巴黎紧密相连,充满着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专门用于公开出版的黑白影像中采用了一种“诗意现实主义”形式,将记者报道方式和诗人审美意识糅合在一起。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人类一家”展览,将这场运动推向了巅峰。

罗伯特杜瓦诺,《惊恐的妇人》,年。

4.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Hamilton,—)

英国艺术家,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汉密尔顿开始探索可以在单张影像中共存的不同视觉形态。年,他加入伦敦的一个独立团体(IndependentGroup),该团体为欧洲波普艺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帮助组织了展览“此即明日”(ThisisTomorrow),并为展览设计了海报。他的作品《是什么让如今的家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JustWhatIsItThatMakesTodaysHomesSoDifferent,SoAppealing?)为一幅照片拼贴画,使用从大众流行杂志上剪下来的照片拼贴创作而成。这幅作品赞美了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化,同时又提供了一种批评性观念,因此至今仍负盛名。汉密尔顿逐渐远离了波普艺术的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创作了更为简洁的影像,尽管这些作品仍然保留着混合的形式。

理查德汉密尔顿,《内景》,年

5.全息摄影(Hologram)

这是一种二维影像,在光线折射作用下呈现出三维效果。尽管全息摄影最早由丹尼斯加博尔(DennisGabor)于年发明,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发明之后,才创作出来第一批成功的全息图。创作一幅全息图时,必须采用分光镜——这是一种由棱镜或半镀银镜制成的装置——将一束激光一分为二。其中一束从被复制的对象上反射到一个感光面上,另一束则直接投射到这个感光面上。两道光束间产生的干涉便形成了三维的幻觉影像。

原标题:《5分钟读懂摄影史

他被称作“波普艺术之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zhisf.com/amedzf/1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