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805/4925640.html

“奔驰的木马,让你忘了伤”——这也许就是旋转木马的魅力。坐在马背上短短几分钟的旋转,承载了儿时最无忧无虑的欢乐,以及长大后对美好时光的甜蜜回忆。难怪这个简单平和的游戏,历经几个世纪仍风靡世界、经久不衰。

1

浪漫的游戏始于骑兵技巧训练

旋转木马算得上是游乐场里最“老少通吃”的一项娱乐设施了,不管是浪漫的情侣,还是顽皮的孩子,只要骑上木马,嘴角一定会不由自主地上扬。

图文无关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充满欢乐的游戏,最初并不是为了浪漫而设计,而是从拼抢激烈的战斗训练中发展而来的。旋转木马在英文中称为“carousel”,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语的garosello和西班牙语的carosella(均指“小型战争”),carousel取两者发音结合。最早的旋转木马原型很可能是来源于12世纪拜占庭帝国或者其相邻的中东地区,是一种格斗技巧训练,被用来训练骑兵的骑术和闪躲技巧。大致玩法是,围成一圈的骑兵在一个固定的平台里轮转,有人朝他们扔黏土球。如果骑兵成功躲开攻击,就是获胜者。

后来这个训练被欧洲十字军团发现,将其带回本土,作为骑士的秘密训练手段并严禁外传。一段时期后,抛球训练的方式得以改良,骑士通过拉动吊在半空中的环来代替,降低了训练难度。

还有一些小型装置被制作出来供贵族私享。大约15世纪,这种游戏传入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宫廷,并成为极具观赏性的华丽赛事。一百多年后,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期,此赛事更加升级,在杜伊勒宫花园和卢浮宫之间的广场上,他曾策划举行了数千人出席的马术联赛。

17世纪末期,会玩儿的法国年轻贵族又在原有游戏中加入了机械设施,将无腿木马安在可旋转的平台上,由人力或畜力拉动旋转杆。此时的游戏规则发生变化,骑手们必须坐在木马上使用长剑将悬挂在头顶上的圆环刺掉,比试谁的剑法更精准。直至19世纪初叶,这种被视为旋转木马雏形的手动机械传遍欧洲。很多国家开始建造类似设施,由于当时没有机器作为动力,旋转不得不依靠人力或者畜力去维持。世界知名的纽约中央公园里,第一代投入使用的旋转木马建于年,当时就是由真的马与骡子在地下带动而运行的。美国人甚至还一度将自行车技术应用在旋转木马上,算得上是当时的一项“黑科技”。

2

手工雕刻推动“旋转木马经济”

19世纪,蒸汽动力出现。游戏制造商托马斯·布拉德肖于年发明了第一台蒸汽驱动的机械旋转木马,并在展会上展出。当时,一位记者描述它为“浮躁而奇怪”。但更奇怪的是,这种简单的游戏很快在欧洲国家风靡起来。由于运转时蒸汽机会冒出白气,彩色木马在雾气中穿梭,这一幕成了很多人儿时美好的回忆。

年至年,美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移民高峰期。随着大量欧洲民众的涌入,不仅为美国输送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先进的手工技艺。

旋转木马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制作工厂随着移民在美国落地生根,摆脱了欧洲宗教束缚迫害的手工雕刻木马技师们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灵感,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时代。雕刀之下的美国木马马头高昂,双目圆睁,马鬃上下翻飞,显得生机勃勃又桀骜不驯;而同时期的欧洲,木马基本都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温顺刻板。

年,来自德国木马制造世家的古斯塔夫·邓泽尔尝试组装了第一座旋转木马,继而在费城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里,几十家木马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涌现,推动了“旋转木马经济”,最先入行的赚得盆满钵满。

科尼岛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游乐园,年,当丹麦木雕师查尔斯·鲁弗将两排手工雕刻的木马和动物模型转盘立于科尼岛空地上时,人们的欢呼声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旋转木马的诞生。尽管它当时着实简陋,装饰全靠煤油灯,现场只有一名鼓手和一名长笛手伴奏,但并不妨碍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在欧洲“出世”的旋转木马落户北美地区后得到发扬光大,制造商弗雷德里克·萨维奇根据骑马的感觉,在木马旋转的同时还加入了上下起伏的玩法。不光如此,他还为旋转木马配上音乐功能。在19世纪末的美国,只要木马旋转,欢快的风琴版《扬基歌》就会随之响起。

我国在民国时期就有了旋转木马,朱自清在《西行通讯》中提到哈尔滨的公园中有“电气马”。“电气马”即旋转木马,早在年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开张时就设置了,成为许多老上海人的美好记忆。

3

公园里必不可少的“主角”

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使用加速了美国娱乐业全面兴起。仅10年时间,大大小小数百个公园拔地而起,旋转木马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角”。随着竞争加剧,旋转木马的做工越来越华丽,样式也不限于马,而是延伸了很多题材。特别是弗雷德里克以海洋为主题设计了一套船类旋转木马,更是开启了设计多样化。海谢尔·斯皮尔曼公司甚至在转台上布置出十六种动物,包括猫、狗、斑马、鸵鸟和袋鼠等。

一般来说,木马有三种形式:最高大的“站马”在外侧,至少有三只马蹄要置于平台上,身长大概厘米左右,其装饰华丽、雕工复杂,属于收藏家的最爱;四蹄腾空或高高跃起的“跳马”以及后腿落在平台、前腿跃出的“舞马”,尺寸略小,均处于转台内侧。不过,平台上的“王者”另有其人,是同居于外侧的“领马”或“马王”,它的神态最为“高冷”,在装饰细节上也最讲究,周身通常满载鲜花、宝石或披挂胄甲。

与现代由铝和玻璃纤维制成的旋转木马不同,当时的木马真的是由技师在原木上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所用到的只有木头、木钉和胶水。托宾·法利所著《伟大的美国木马》一书中收录了年《时代》杂志的一名记者在纽约一家游乐园开业前参观布鲁克林木马制作工厂时的所见所闻。文中提到,制作木马时,工匠首先要将木头切割成合适的木板,然后用特制热胶充分黏合,再将胶干后的半成品交给雕刻技师进行“深加工”。技师的雕刀就有20多种,刀刃长短、造型各不相同,分别用来雕琢马匹的所有细节。随后,雕刻完工部位开始装接、固定。一匹神采飞扬的骏马,至少要六七位专业工匠花费35个小时才能完成。这还没有结束,在快速打磨后,原色木马被送去油漆房等待“化妆”。画师不厌其烦地为其多遍打底色和精磨后,才会给它刷上流行色。如果木马需要金箔装饰,就须增加涂胶和软刷轻擦等过程。连挑选辔饰的颜色也很讲究,既要适合马匹本身,又得与其他木马搭配。最后,画师还会为整匹木马通刷两遍透明的亮漆,这样,一匹合格的木马才真正出炉。

4

木马不再是“木”马

慢工出细活的手工作业终究被轰隆作响的机器取代。

进入20世纪后,雕刻机一出现就被许多木马制造商看中,虽然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在初期只能完成轮廓粗雕,后期仍需技师精雕细琢,但随着雕刻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需要人手工完成的事情越来越少。这样的改变,让商人们更加看好机器,因为只需要简化木马的设计图就能适应雕刻机,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能提高产量。此后,有的公司还开始减少昂贵的木材用量、用便宜的铝材来替代铸造产品,从最初试水铝腿、铝马头直至全部身体,这种便宜又耐用的金属马终于登堂入室,成了后来几十年的主流。

屋漏偏逢连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危机接踵而至,让旋转木马行业走向没落。一家又一家王牌木马公司倒闭,所剩不多的公司不得不更多地采用铝制产品,还有的直接转行。最无奈的当属生活在底层的木马雕刻技师,为了养家糊口,只能放弃曾经引以为傲的手艺纷纷改行。

与此同时,那些“出道”最早的游乐场明星旋转木马也进入“老龄化”,一方面是由于气温变化导致木头开裂或被虫蛀,另一方面是长时间磨损缺乏养护。管理者对此并不以为然,只是让工人用钉子、铁皮甚至罐头盒随便去修补木马破损之处,不会再像技师制作时那样精雕细琢。游乐园运营商争相购买更刺激、更先进的游乐设施吸引游客,鲜有人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xizhisf.com/amedqh/11141.html